瓯江潮涌、创新奔腾。在温州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,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新材院”)紧紧围绕“315”科技创新体系,聚焦含氟功能材料等战略前沿领域,推动“产学研金介用”一体化发展,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,为温州阀门产业注入持续动力。
温州作为我国重要的阀门制造基地,被誉为“中国阀门之城”,产业基础雄厚、产业链完整。然而,高端密封材料进口依赖大、智能制造水平有待提升、绿色生产要求增强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,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。
面对这些挑战,新材院积极发挥服务地方产业的职能,构建了系统性产业赋能体系,覆盖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引育和企业服务等环节,重点推动温州阀门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。
在精准服务方面,新材院通过“企业出题-院所答题-政府助题”机制,与温州湾新区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16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,组建专家团队,定期开展“双向交流”,帮助企业系统梳理材料、工艺、智能制造等技术难题。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,新材院创新推出“订单式”服务模式,派出“科技副总”深入企业一线,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引育,助力企业在高端密封材料、智能控制等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,增强核心竞争力。
在联合创新方面,新材院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中试基地等平台,围绕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。重点推进高性能特种阀门、含氟功能特种材料等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和创新成果转化。同时,新材院联合企业制定《化工内衬用可熔性乙烯-四氟乙烯共聚物》等团体和行业标准,推动《工业阀门用改性聚氟乙烯密封件》等标准落实,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和市场公信力。
在技术突破方面,新材院依托科研优势,联合行业重点企业承担多项科技项目,通过“企业出题、共同解题、市场验题”模式,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。在阀门领域已获得多项专利,依托高端材料替代与工艺创新,破解生产、包装和废液回收等技术难题,显著提升产品性能、材料稳定性和回收利用率,为企业研发高可靠性、长寿命阀门提供支撑。
在人才引育方面,新材院联合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开展“一企一诊”服务机制,为企业技术骨干提供定制化职称申报辅导和培训,提升企业人才队伍专业能力。截至目前,已覆盖150余名技术骨干,帮助超过130名技术人才完成职称申报,激发企业创新活力,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资源汇聚方面,新材院举办氟材料应用技术产业大会、化学与材料发展峰会等多层次学术产业活动,邀请专家分享前沿技术,推动高性能密封材料和智能控制技术的落地应用。同时,设立“科学技术奖”“技术发明奖”“绿色创新技术奖”等,表彰在高端材料应用和低碳工艺创新领域取得进展的企业,营造重视创新、崇尚实干的行业氛围。
未来,新材院将持续深化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完善院企合作创新生态,推动高端人才和创新元素向企业和生产一线下沉,助力温州阀门产业加速迈向高端化、绿色化和智能化,为温州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坚实支撑。